首页 江苏快3已停市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江苏快3已停市 > 新闻动态 > 住房新标准落地?2025年,二手房东将欲哭无泪

住房新标准落地?2025年,二手房东将欲哭无泪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
当前楼市迎来重磅政策变革,新建住宅层高标准的调整引发市场震动。

住建部推出"好房子"建设计划,新房和二手房之间的品质差距将进一步拉大。

在这场产品升级的浪潮中,谁将成为最大赢家,谁又将成为最大输家?

一场静悄悄的市场洗牌正在展开。

说起这次住建部推出的新标准,可真是让房地产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
我们先来聊聊这个备受关注的3米层高新标准到底有多厉害。

想象一下,当你推开家门的那一刻,迎接你的将是一个挑高宽敞的空间,阳光能毫无阻碍地洒满整个房间。

这可不是什么虚幻的画面,而是实打实的居住体验提升。

拿采光来说,这0.5米的提升简直就是神来之笔。

按照建筑学的采光计算公式,窗户的采光深度大约是窗户高度的两倍。

从2.5米到3米的提升,让采光深度从原来的3.2米一下子蹿到了4.2米,整整多出了1米的采光范围!
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以后在家办公不用再开着LED大灯伤眼睛了,冬天也能多晒到暖暖的太阳。

不仅如此,3米层高的空间感简直绝了。

记得以前住2.5米层高的房子时,总觉得天花板压得人喘不过气。

现在好了,抬头不会再有一种想要"顶破天花板"的压抑感。

特别是夏天开空调的时候,冷气在更高的空间里循环,整个屋子都能感受到清凉,再也不用担心"冷气下坠"的问题了。

现在的新房可不止提高了层高这么简单。

容积率降低了,意味着小区人口密度更低,环境更宜居。

取消公摊后,买了多少平方就能用多少平方,再也不用为那些"虚面积"埋单。

花园化小区的规划更是绝了,以前只有豪宅才有的配置,现在普通住宅也能享受到了。

看看北京的几个新盘就知道,人家都把层高做到了3.1米,户型方正就不说了,得房率更是突破了80%。

这就好比你买了个新手机,不仅屏幕大了,性能强了,连续航都提升了,谁还愿意用以前那个老款呢?

房子可不是小事,住建部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了。

将来的"好房子"建设指南一旦全面落地,咱们普通老百姓也能住上媲美豪宅的好房子了。

这不就是实打实的民生福利吗?

说实话,新房标准提升带来的影响,对二手房市场简直就是一记重拳。

不信看看最近几个月的市场表现就知道了。

有业内人士吐槽说,现在卖二手房比卖大白菜还难,这话虽然夸张,但却道出了二手房市场的真实困境。

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,二手房市场更是冷得让人心慌。

即便房主咬牙降价,大多数房源依然是门可罗雀,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。

反观新房市场,虽说价格并不便宜,但依然有不少人排队购买,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着实耐人寻味。

这次的市场分化,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。

最惨的莫过于那些前几年高位接盘的二手房业主了,他们正面临着双重打击。

一边是每月高额的房贷压力,另一边却是不断贬值的资产,简直是肉眼可见的"双向暴击"。

我们具体分析一下,现在二手房市场最受伤的几类房源。

首先是那些楼龄在15年左右的普通住宅,这些房子不上不下,既没有老破小的价格优势,又比不上新房的居住品质。

其次是那些次新房,当初跟风高位入手的业主们,现在可能要面对资产缩水的残酷现实。

再就是远郊的房子,没有区位优势,配套也不够完善,再加上品质不占优,这简直就是被市场"三连击"。

来个最实在的例子。

同样是130平方米的房子,二手房实际能住的面积可能只有95平,但新房却能有110平以上。

而且新房采光好、层高高、没有公摊,这么一比较,高下立判啊。

这就好比是在选手机,同样的价格,是选全新的智能机还是二手的功能机?答案不言而喻。

不过,话说回来,并不是所有二手房都会陷入困境。

那些位于市中心的学区房、紧邻地铁的房源,以及核心商圈的稀缺房源,因为有着天然的地段优势,反而会越来越值钱。

就像黄金地段的老房子,哪怕装修老旧一点,也总能找到愿意接盘的买家。

眼下,市场上最尴尬的就是那些既不靠近地铁,又不是学区房,还没有特殊卖点的普通二手房。

这些房源要么被迫大幅降价,要么就只能在市场上长期挂着。

甚至有些业主明明很着急卖房,却连愿意来看房的人都找不到,这种无奈真是让人唏嘘。

来看组最新数据就知道有多残酷了。

同区域里,新房和二手房的得房率差距居然能达到20%以上。

这意味着花同样的钱,买新房能多得十几平米的使用面积。

在这种情况下,除非二手房能在价格上做出巨大让步,否则很难和新房竞争。

既然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,对于不同的购房群体来说,到底该如何应对呢?

让我们分别来聊聊几类人群的明智选择。

首先说说刚需购房者,也就是那些真心实意要买房自住的朋友们。

对你们来说,选择房子的首要考虑因素其实很简单:实用性。

工作在哪里,就往哪里看房;孩子在哪里上学,就往哪个学区找房。

没必要太纠结房子是新是旧,只要价格合适、位置便利,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就行。

但是作为刚需购房者,也要留个心眼。

既然新房的建筑标准在提升,那么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,当然是优先考虑新房更划算。

毕竟居住品质好了,生活质量自然就提升了。

要是预算实在有限,也不用着急,可以选择一些性价比不错的二手房,先解决居住需求再说。

对于投资者来说,现在的市场环境可就需要格外慎重了。

楼市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躺赢的时代了,盲目跟风只会把自己套得更深。

建议各位投资者擦亮眼睛,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。

与其在普通二手房上撞南墙,不如把目光投向那些具有稀缺价值的房源。

特别要提醒那些准备出手二手房的业主们。

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卖方市场了,想要快速出手,价格一定要有竞争力。

别总想着等市场回暖再卖,这种"普涨"的好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。

不如实事求是地看待当前市场,该降价就降价,尽快止损才是正道。

当然,对于手里有优质二手房的业主来说,也不用太过悲观。

比如学区房、地铁房这类具有稀缺价值的房源,即便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依然能保持不错的流动性。

关键是要看清自己手中房源的优劣势,针对性地制定出售策略。

回顾这场始于2022年3月的住宅标准改革,从最初的征求意见到如今的逐步落地。

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标准升级,更预示着未来楼市竞争的焦点将从单纯的价格之争,转向更加注重居住品质的综合较量。

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。

但对于那些被深度套牢的二手房业主而言,恐怕确实需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了。